治疗方法:
取穴:主穴:百会、丰隆、支沟、天枢。配穴:脾虚体弱者加足三里,体壮有热象者加阳陵泉,属气机壅塞者加气海,便秘时间较长,秘结重者,加水道(左侧)、归来(左侧)、大横(左侧)。
操作方法:患者取仰卧位,两腿伸直,两前臂内旋平放于身体两侧,选用28号1.5~2.5寸毫针,针刺前穴位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。百会穴,用1.5寸毫针,先向后平刺1.0寸,快速捻转1分钟,将针退至皮下再依次分别向左右平刺,手法同前;
丰隆穴,用2.5寸毫针,直刺,进针1.5~2.0寸,捻转提插,针尖可稍斜向上方,使针感向上传导,施泻法;足三里穴、阳陵泉穴手法同前,虚证足三里穴施补法;
支沟穴,用2.0寸毫针,直刺,进针1.0~1.5寸,针尖稍斜上方,使局部针感向肘部放散,提插捻转,施泻法;天枢穴,用2.5寸毫针,直刺1.5~2.0寸,施提插泻法,得气后将针稍微向上提起;
气海穴、水道穴、归来穴、大横穴,以上4个穴位,操作方法同天枢穴、大横穴,可横刺透天枢穴。针刺后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施行手法1次,以加强疗效。10次为1个疗程。
本病的发生,西医学认为是由于神经调节兴奋性降低,肠道平滑肌收缩减弱,肠蠕动减缓,膈肌、腹肌、肛门相关肌群不能协调而致。中医认为,阳之气不足,脾失健运,三焦不利,腑气不通而致大便秘结难下。
治宜通经兴阳,调节脾胃,通利三焦,以助传导为法。方中首选百会穴,遵远路取穴,下病取上的原则,百会穴位居头顶,为督脉之会,诸阳经之所会,振奋一身阳气。
百会穴有兴奋提肛肌调节肛门内外肌群协调性的作用,治疗脱肛有效,治疗便秘也有良好效果;丰隆穴为阳明之络穴,别走太阴,能调理脾胃,理气通便,且《难经》称肛门为“魄门”,丰隆穴能安神定魄,《针灸大成》谓其可“治大小便难”,实为治疗便秘之要穴;
支沟手少阳经穴,宣三焦气机,通腑气,散瘀结;天枢穴,位于上下腹之间,为调解上下腹气机之枢纽,属大肠募穴,有理气消滞,调整大肠功能的作用;水道穴、归来穴为脾胃经脉循行所过之处,有调节脾胃,通利三焦之功效。诸穴和用,能振奋阳气,调整三焦,醒脾胃,促运化,使中阳得兴,三焦腑气得通,大肠浊气得降,便秘自愈。